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再提速

●“智慧城市”建设是新阶段杭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十分重要的载体和突破口。处理好自身探索和借助外力、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追求最优方案和分段分步实施“四个关系”,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先进、技术水平较高、应用服务普及、相关产业集聚的智能城市。

●要突出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两个重点,坚持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家庭两个“三位一体”,推动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信息设备、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在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同时撬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信息产业加快发展。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 龚正

当下“智慧城市”成为热门词句。

可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这些新概念,还是实实在在的一些生活应用?或是通过科技解决生活难题、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的新手段?

事实上,“智慧城市”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到涵盖金融、政务、医疗、教育的城市一卡通工程,小到商场的“智能停车”系统、公交站牌的实时路况信息,勾勒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生机的经济体。

5月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实体经济大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大力发展智慧经济。这意味着,杭州将以智慧经济为载体,全面提速“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首先智惠民生

杭州是国内建设“智慧城市”的弄潮儿。

2011年10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杭州列为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城市之一。杭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强“三城三区”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深化“无线城市”建设,打造“智慧杭州”。

2012年9月,市政协批复同意《“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这是“智慧杭州”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明确了许多具体目标。

此前,杭州已经在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得益的就医、安居等民生领域,开始持续探索“智慧城市”建设。

杭州人都知道,现在只要一张市民卡,去所有在杭省市级医院看病就不用带现金了。看完病不用去付费窗口排队,诊室里医生帮你刷卡付药费检查费,而办出院更可在床边结算。这些举措的推出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诊疗流程,使病人在医院停留的时间至少缩短1小时以上。

研发“居民健康互动平台”和“市属医院检验、体检报告网上自助查询系统”也是杭州的创新之举。市民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查询健康档案和医院化验、体检结果等信息;市属医院之间实现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阅共享以及重复检查警示提醒,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全面推行的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使患者候诊不用排长队,办理手续不出病区。

围绕缓解群众“看病烦”问题,杭州市卫生系统牵头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正是杭州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在“智慧医疗”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效。

外出办事,到哪里给爱车寻找停泊的位置?晚上下班,突然发现路面前方的窨井盖不翼而飞,如何是好?陪朋友游杭城,忽然“内急”怎么办?……下载一款名为“贴心城管”的手机应用软件,即可享受到杭州城市管理的一系列贴心服务,轻松解决上述问题。

“贴心城管”是杭州市城管委围绕“智慧城管”工作开发的一款手机应用软件,总体功能包括了市民互动、政策宣传、便民服务三大块,不仅提供了杭州城市管理的多项公共服务,而且提供给市民一个快速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是为杭城百姓“私人定制”的杭城大管家。

杭州市城管委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副主任李圣权介绍,依托“贴心城管”,推动政府和市民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双向沟通,有利于形成“政府引导、市民自治、全民共管”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

这些,正是杭州打造的“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

大批企业加入“掘金”队伍

经过几年的实践,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已与杭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它们互为支撑,互为引领。

杭州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杭州的“智慧城市”建设注重于提升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立足于项目建设,还立足于产业发展,带动本市形成智慧产业,从而形成了一大批能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

作为安防行业龙头企业,海康威视是杭州地铁监控系统提供商,其中高清摄像机是国产摄像机首次进入地铁项目,1号线站共装有1500余个监控探头。探头清晰度高到掉在地上的一张纸片,上面的字都能看清。每位乘客进入地铁站后,至少留下4张清晰的照片。

除了抢下地铁监控系统,海康威视还成功布局三大物联网安监系统领域:第一个应用是在电梯物联网的安监系统,主要解决电梯基本状态的实时监测,电梯现场数据直接对接当地技术监督局、电梯维护厂商;第二个应用是用于治理工程车超速超载,一旦超速超载,安监系统会通过一种感知的方式通知监管部门;第三个应用针对建筑工地安全生产问题,监管全市7000多个工地,大大降低了事故率,提升了政府管理效率。

今年4月,以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内企业银江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起草的《城市交通信息采集与存储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项标准使交通信息的处理、发布更加规范和有序,从而提高整个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技术水平,推动城市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发展。

银江的智能交通在国内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第一,已在100多个城市开展应用。作为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企业,银江股份拥有实力雄厚的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团队,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面布局智慧城市,去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达3.25%。除了智能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在公共交通综合管理应用服务系统、医院智能化临床信息系统、区域医疗卫生平台信息化系统等智慧城市重点领域都取得迅速发展。

当“智慧城市”建设一浪高过一浪时,大批企业加入掘金的队伍,有些已成行业龙头。更多的中小企业实现错位竞争,谋求共赢。

在互联网行业,华三通信从事的是互联网通道系统,研发一张电视、手机、电话、个人电脑终端融合的网络,相当于神经传输系统;华为杭州研发中心所做的是研发高端服务器,相当于大脑;阿里巴巴相当于在互联网服务器和通道下生存的一个个脑细胞;安恒信息,则相当于网络上的“神探”。

物联网行业,海康威视、大华科技从事的是在线视频监控;东创科技所做的是通过移动终端远程监控农田里的蔬菜生长;力太科技则通过传感技术对车间生产进度、设备运行状况和生产物料进行全程监控……

在智慧经济的产业链上,杭州涉及的门类占了约2/3,全国市场份额约占1/3。

发展智慧经济成未来方向

杭州国际学研究中心的《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虽然产业的智慧化和城市的智慧化,几乎所有城市都能做到。但能够真正实现智慧的产业化和智慧的城市经济化的城市却是屈指可数。而杭州在这方面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硬件投入来看,杭州与国外相比丝毫不逊色:拥有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此外,还有浙江大学等一批高校提供各类人才,可以说在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政策导向上,杭州提出,支持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和信息产业链延伸。今年3月,杭州市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在北京正式签订建设智能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建设全国一流、国际先进的“智能杭州”。

不久前,浙江联通与华数集团及旗下华数网通信息港签署了合作协议,就建设杭州城市光网的相关事项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助推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网络、业务资源优势,促进共建共享,减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以进一步促进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这也是广电和运营商的首次深度结合。

今年1月,杭州公布《“智慧杭州”(2014—2015)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后,杭州要新增杭州政务云平台、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平台)等三大综合平台,并新增市民服务综合数据库、城市管理综合数据库、交通出行综合数据库、企业服务综合数据库、卫生保健综合数据库、重要信息系统云平台备份数据库、网上办事综合数据库等七大数据库,主攻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基础设施四大领域。

未来,杭州将重点支持云计算、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文化创意以及电子商务六大智慧型产业的发展。按照《“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云计算产业年收入将超过800亿元,带动产业链经营收入超过3000亿元;物联网产业年产值超1000亿元,保持杭州市在国内物联网产业的优势地位;网上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电子商务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杭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的地位将得到巩固。

这无疑为杭州未来发展智慧经济指出了更加明晰的方向。

点 评

杭州是建设智能城市的风水宝地

中国工程院院长 周济

杭州在创建智能城市上有天然优势,在基础设施、体制动力、政策环境、人文精神、生态条件等方面的条件得天独厚,是建设智能城市的风水宝地。中国工程院和杭州市政府将进一步就建设智能城市开展战略合作,引领我国智能城市建设和发展。

要体现互联网的思维

杭州市经信委副主任 杨福颂

“智慧城市”这个概念现在很热,我认为首先要体现互联网的思维。杭州需要从互联网的角度、以互联网的思维,从长远、全局、发展的角度去统筹规划全新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培育出一个产业群

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 张卫良

“智慧城市”建设的辐射效应很大。尽管围绕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应用型项目还未启动,但相关企业已行动起来,甚至可以培育出一个产业群。杭州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值得关注,一些做法经验值得借鉴。

希望涌现出更多的本土企业

海康威视董事长 陈宗年

“智慧城市”建设,要留给本土企业发展的时间。作为杭州本土企业,我们希望能拓展建设周期,让国产设备有机会成长跟进,这样就有可能涌现出一批本土企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